重庆的秋季通常被称为“秋老虎”,由于空气湿度骤降,这时的昼夜温差也很大,这种气候特征就会引起人体水液失衡。临床数据显示,每年9月至11月,痔疮门诊量较夏季激增40%,患者普遍存在大便干结、排便疼痛、肛门坠胀等症状。
重庆仁同肛肠医院提醒:秋季痔疮高发与气候干燥、饮食变化、久坐少动等因素有关,预防需注重饮食调节、保持水分、规律排便及适度运动。
重庆秋燥易犯痔?
气候干燥:秋季空气湿度降低,人体易缺水,导致肠道干燥、大便干硬,排便时摩擦肛门黏膜,诱发或加重痔疮。
饮食不当:秋季进补可能摄入过多辛辣、油腻食物(如火锅、烧烤),刺激肛门血管扩张,引发充血或炎症。
活动减少:天气转凉后,久坐时间增加,局部血液循环不畅,肛门静脉压力升高,形成静脉曲张团(痔核)。
温差影响:昼夜温差大,免疫力下降,肛周区域易受细菌感染,加重痔疮症状。
医生教你3招科学预防?
膳食纤维+水分:构建肠道保护屏障
每日需保证2000ml以上饮水量,可分时段饮用温水或淡盐水。饮食结构应遵循“321原则”:每日3份蔬菜(如菠菜、竹笋)、2份水果(如火龙果、猕猴桃)、1份全谷物(如燕麦、糙米)。
这些食物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遇水膨胀,形成润滑凝胶,减少粪便与肠壁摩擦。
临床实践表明,连续两周每日摄入25g膳食纤维的患者,排便时间可从平均8分钟缩短至3分钟。推荐一道“防痔餐”:凉拌木耳(200g)+蒸红薯(150g)+苹果汁(300ml),纤维总量达12g,占日需量近半。
提肛+有氧运动:激活盆底肌群
久坐办公室人群需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,配合提肛运动:收缩肛门保持3秒后放松,重复20次为一组,每日3组。该动作可增强肛管括约肌力量,改善静脉回流。
每周3次、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)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。
研究显示,规律运动者痔疮发病率较久坐人群低37%。特别推荐“八段锦”中的“两手托天理三焦”式,通过伸展动作拉伸腹部,缓解盆腔压力。
智能坐浴+中药熏洗:修复肛周微环境
排便后使用40℃温水坐浴10分钟,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若出现瘙痒或肿痛,可采用医院配制的中药熏洗方:苦参30g、黄柏15g、地肤子20g,煎煮后先熏后洗,每日2次。
这类方剂具有抗炎、收敛作用,临床有效率达82%。
需注意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洗肛周,防止破坏皮肤屏障。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,每日更换,可降低感染风险。
特殊人群警惕,需立即就医?
便血频繁:若排便时出现鲜红色血液,且血量超过5毫升,需警惕内痔出血或肠道病变。
脱出物无法回纳:三期以上内痔可能脱出肛门外,若24小时内无法手动推回,易引发嵌顿坏死。
疼痛剧烈:外痔或混合痔可能因血栓形成导致剧烈疼痛,需通过手术清除血栓。
秋季预防痔疮需从生活细节入手,通过饮食控“燥”、运动促“动”、排便避“压”,降低发病风险。若症状反复,应尽早到重庆仁同肛肠医院就诊,避免拖延加重病情。
13周年庆感恩回馈活动
福利一:告别“胃”惧!
通过胃镜等检查项目,患者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胃部健康状况。
福利二:“肠”治久安!
通过肠镜等检查项目,患者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肠道健康状况。
福利三:“包”治烦恼!
通过辅助检查,根据包皮患者的具体情况,割除过长的包皮。
福利四:“痔”在必除!
通过一系列的检查项目,根据痔疮患者的具体情况,做痔疮手术治疗。
活动时间:本次周年庆优惠活动于9月30日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