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假期的轻松氛围让人们放松了警惕,然而,假期结束后,许多人却出现了各种“假期病症”,其中痔疮尤为突出,甚至成为了最常见的问题。
春节假期过后,痔疮患者猛增?
春节过后,痔疮患者数量激增,这与节日期间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。
许多人在春节期间与亲友聚会,常常饮酒过量、暴饮暴食,这些行为无疑加重了痔疮等肛肠疾病的症状。此外,许多年轻人在假期中沉迷于看电影和玩游戏,长时间坐着不动,甚至通宵达旦,这也为痔疮的发生埋下了隐患。
与此同时,许多老年人虽然平时活动较少,但在假期中也常常选择久坐看电视或打麻将,这同样容易导致痔疮的产生。
需要提醒的是:一旦发现自己有痔疮的症状,务必要及时就医,不要拖延,以免让自己在接下来的一年中都受到困扰。
春节假期过后,预防痔疮的小妙招?
针对节后痔疮等肛肠疾病的防治,重庆仁同肛肠医院提醒广大患者注意以下事项:
节后迎春,运动防痔:
春节假期过后,适当地多做一些体育锻炼,平时可选择跑步、打太极拳、健身操、工间操等活动项目,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肠蠕动,减少痔疮发作。
适当地多做一些提肛运动,使肛门直肠部位静脉减少淤积、曲张,能有效地预防痔疮。
早晚温差,及时补水:
因为早晚温差会比较多变,人体水分很容易蒸发,再加上很多人无节制地进补,很容易引起便秘,而便秘是引发痔疮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。
要多喝开水、饮淡茶,多吃萝卜、番茄、梨等,给机体补充水分显得尤为重要。对于长期熬夜者更要注意合理饮食,多吃些土豆、山药等。增加肠蠕动,防止便秘。
临近春天,痔疮等肛肠疾病多发吗?
春季是痔疮高发的季节。这是因为在寒冷的冬季,人们的毛孔通常处于闭合状态,体内的阳气被封存,加上冬季人们常常进补,导致肠胃内热量积聚。
随着春天的到来,阳气开始外散,积聚的热量向下涌动至肛肠部位,容易引发便秘。如果长时间蹲厕,干硬的粪便可能会划伤肛肠,导致肛裂;进一步发展可能引起肛窦炎、肛周脓肿,甚至形成肛瘘。
其中,肛裂是最为痛苦的症状,它是指肛门周围的皮肤或粘膜出现一处或多处裂口。痔疮患者若合并肛裂,不仅会出现大量便血和肛周瘙痒,还会感到极度不适。
尤其在排便时,由于肛管扩张刺激到肛裂部位,会引发剧烈疼痛,排便后肛门括约肌持续痉挛,疼痛感可能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。
许多痔疮患者因剧烈疼痛而不敢排便,导致粪便更加干硬,从而加重下次排便时的肛裂损伤,形成恶性循环,难以愈合。春季是肛肠疾病最易发作的时期,因此需要特别关注,及时进行诊治。
新年伊始,患痔疮的上班族,怎么办?
在治疗方面,对于没有症状的痔疮患者,可以通过饮食作息调整来加以改善;
有症状,但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保守治疗,如:痔疮膏、痔疮栓等;
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,肛门肿物脱出严重、便血严重的,可以采取手术治疗,如创口小、出血少、疼痛轻的微创手术方法。
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,应及时到重庆仁同肛肠医院就诊,请医生进行处理,不要自行用药或拖延治疗。通过合理的治疗方式和良好的日常护理,痔疮患者是可以实现康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