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完便便,准备冲水时发现大便不成形,而且带血,同时腹部有疼痛,心中很是恐慌,去医院做了个肠镜,结果:肠粘膜上长出个小息肉?
为什么肠道容易长“息肉”?
肠道息肉指的就是肠黏膜上有突出的异物组织,造成的黏膜隆起病变,是常见的疾病类型。
简单说就是肠道里有疙瘩,有大的有小的,可能是一个,也可能是几个或十几个。
肠道息肉多数位于直肠、结肠息肉,按类型能分成两类:非肿瘤性息肉及 肿瘤性息肉;
肠道息肉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:
1. 年龄。肠息肉发病与年龄有关,当年龄越来越大,身体的免疫功能就会下降或失调,造成代谢紊乱,增加患息肉的风险。
2.吸烟、酗酒。烟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,长期吸烟、酗酒的人,容易导致酸性体质,从而引起 肠黏膜异常增生而形成息肉甚至癌变。
3. 饮食习惯,高脂饮食。因多食肉类、偏好烧烤夜宵、腌制食物等等,易引发的肠息肉,而长期高脂饮食会造成致癌物的累积以及肠道菌失调。
【若肠道有慢性炎症,腺体会被堵塞,黏液也会被保存下来,从而导致肠道息肉发病。】
肠道有息肉,有什么症状?
①大便形状改变,肠内有凸起,占用肠道空间,大便会受到挤压,使大便变形,如:扁平、凹槽。少数患者有肿物脱出肛门。
②便血,排出的大便会挤压到息肉,血液与大便相混,易被误以为痔疮,严重时还会发生滴血,出血量较多时还会发生贫血。
③便秘,有便意,但是上厕所时却排不出来,而且便意频繁,即使排出,其大便量也少得很。
PS:肠道息肉的症状不具有特征性,便血、便秘、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,可能同时出现,也可能单个病症出现。
重庆仁同肛肠医院提醒:如果患者出现腹部不适或者有不明原因的便秘、便血,需立即去医院检查。
肠镜检查到底有多重要?
肠镜是内窥镜的一种,又叫电子纤维结肠镜,是一支细长可弯曲的纤维软管,直径约1厘米,前端装有一个带冷光源的高清摄影头,可让医生直观看到肠道内部情况。
肠镜检查是目前结直肠癌筛查的首选方式,也是结直肠癌的诊断的“金标准”,不仅可确诊病变,还可切除腺瘤性息肉、早癌等病变。
预防肠道息肉的发生?
肠息肉,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,而在预防上就要善待肠胃。
在饮食习惯上,清淡饮食,减少辛辣刺激,多吃瓜果鲜蔬,因为果蔬中的纤维在肠道菌群下产生短链脂肪酸,抑制细胞异常增生,有效减少息肉的产生。
在生活中,多运动,运动能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,促进胃肠道蠕动,排出粪便,这能减少毒性代谢产物对大肠黏膜的影响。
多参加户外活动,可以让皮肤多晒晒太阳,这能促进合成维生素D3,而维生素D能降低肠癌的风险,这时不仅能提高免疫力,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。
想要降低肠息肉风险因素,最重要的还是定期做肠镜检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