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息肉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,对患者的健康很不利,尤其是当肠息肉出现症状时,更是会影响患者的健康及正常生活。
80%-95%的结直肠癌都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化过来的,而从小息肉→大息肉→高级别上皮内瘤变→息肉癌变,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-15年。
肠息肉有几种?
肠息肉分为两种类型,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。
其中,腺瘤性息肉又包括管状腺瘤、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。
对于非腺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、炎症性息肉、错构瘤性息肉和其它类型的息肉。
管状腺瘤是最常见的,癌变率相对比较低;
绒毛状腺瘤又称作乳头状腺瘤,比较少见,但是癌变率很高;
混合性腺瘤,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的表现,癌变率介于两者之间;
对于增生性息肉,在截结肠、直肠息肉中是最常见的非肿瘤性息肉常常是多发,而且直径多小于五毫米;
炎症性息肉是由于炎症反应刺激引起上皮的增生,可以继发于任何一种炎症的反应或者是感染性疾病,一般是没有恶性倾向,以治疗肠道原发性疾病为主;
错构瘤性的息肉常见于幼儿,大多数在十岁以下。但成人也可以见,只不过是数量比较少;
一旦发现肠息肉怎么办?
1.日常护理:患者应该注意合理饮食,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,同时避免熬夜,可以适当进行散步、慢跑等运动,有助于增强体质,促进病症恢复。
2.药物治疗:如果患者的病症不是很严重,则可以按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、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药物进行治疗。
3.手术治疗:如果患者的病症比较严重,则需要选择内镜下息肉电切除术、经直肠镜息肉电灼切除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