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完厕所回头看到蹲便池里面大片鲜红色,总是让人大吃一惊。
便血是常见的现象,它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。由于引起便血的疾病有很多,它可单独出现,也可伴随其它异常症状一起出现。
大便有时出血有时不出怎么回事?
内痔:
主要是饮食不当、长期便秘、久坐、过度熬夜及喝水少等因素导致。
当痔疮患者发生便秘时,一般会出现排便困难、大便干结的症状。当患者排出坚硬的粪便时,坚硬的粪便会挤压、摩擦痔核表面,使得内痔表面破损,发生出血。如果内痔患者的粪便较软,一般痔核表面不会发生破损,就不会出现出血症状。
所以,内痔患者会出现有时候出血,而有时候不出血的症状。
肛裂:
主要是长期排便困难、饮食不当、感染、外伤等因素导致。
肛裂患者通常会出现排便困难及大便坚硬的情况。患者在用力排出坚硬的粪便时,坚硬的粪便会撑破肛门周围的皮肤,引起出血的症状。如果患者平时合理饮食、多吃蔬菜水果及多喝水,可以保持大便通畅,可以有效防止粪便过于坚硬撑破局部皮肤发生出血。
患者还会出现肛门剧烈疼痛、肛门瘙痒等症状。
直肠息肉:
病因还不明确,一般与遗传、环境、饮食及生活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。
当直肠息肉患者进食过多的辛辣刺激食物及过度熬夜时,患者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。患者在排便过程中,坚硬的粪便会与息肉摩擦,使得息肉表面发生破损而出血。如果息肉较大,生长较快时出现出血、坏死。
所以,患者会出现有时候出血,有时候不出血的症状,还会出现里急后重、黏液便等症状。
重庆仁同肛肠医院提醒:一旦发现有便血的情况,及早检查治疗,切勿长期拖延,小病拖成大病,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。
便血怎么处理?
出现便血以后,可采取以下三个方法进行治疗。
第一个是涂抹痔疮膏,缓解出血的症状;
第二个是用纱布止血,用枕头把腰垫高;
第三个是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;
同时也要注意饮食调理,不吃辛辣和油炸食物,多吃水果和蔬菜等,都可以缓解便血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