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对于便血都不陌生,因为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,而且有很多人都经历过便血。
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。便血的形式和颜色,与出血的病因、部位和数量有关。
便血可表现为大便时肛门滴血、喷血或粪便带血或为血便混合。
便血是什么原因?
一、肛门处的炎症和肛门湿疹:
主要由肛门处的大便污染不洁和潮湿,从而使皮肤刺激,产生炎症和湿疹的情况,大便摩擦时可导致其破损而产生出血。
二、肛裂:
主要是由于大便便秘干结,大便较粗,解大便时使肛门处的皮肤发生撕裂,造成肛门处的出血和肛门处的疼痛。
三、痔疮:
是肛肠科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,主要是肛门处静脉曲张形成的静脉团导致痔疮,痔疮在体积较大以及大便便秘较硬时,会导致痔疮黏膜上皮磨损,从而产生出血的症状。
四、直肠的息肉和直肠癌:
在直肠息肉和直肠癌体积较大或大便较硬时,也可导致其表面破损而产生出血的症状,可通过肛门指检、直肠镜的检查明确。
如何预防便血?
1、调整饮食结构:
平时的饮食上需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,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和五谷杂粮,还应保持足够的饮水量,能够使粪便变得柔软,易于排出。饮食尽量不要吃刺激性过强的食物,比如油炸食品和烧烤类食物。
2、适当运动锻炼:
平时的生活当中需要坚持做运动锻炼,比如跑步或者跳绳,可以使胃肠蠕动增强,加速粪便的排出,避免导致大便出血,尽量不要久坐或久站。
3、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:
平时需要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,可以形成规律的排便记忆,能使排便变得顺畅。排便的时候尽量不要看书或者是玩手机,以免延长排便时间。
如果出现了大便出血的现象,需要考虑便秘和痔疮的原因,可以去重庆仁同肛肠医院就诊,然后对症治疗,治疗期间需要对不良的生活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