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息肉是指一类从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异常生长的组织,在没有确定成分(病理性质)前,通称为息肉。
肠息肉可以在结直肠任何一个地方茁壮成长,主要分为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种,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一般可自行消失,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。
长了肠息肉会有哪些表现?
肠息肉疾病,在多数情况下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,可在做肠镜检查时可以被发现。部分患者有时也会出现腹泻、腹痛、梗阻、便血、息肉脱出等症状。
1、腹泻:部分肠息肉病人可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症状,经常表现为进食之后出现腹泻;
2、梗阻:部分体积比较大的肠息肉也称为管状腺瘤,可以将肠腔部分堵塞,出现肠道梗阻的症状。肠道梗阻可引起腹胀、便秘等情况,严重时患者可以出现停止排气排便的情况发生;
3、腹痛:除梗阻外,部分炎性肠息肉的患者也可以因为炎症刺激导致腹痛;
4、便血:如果粪便摩擦息肉可能导致息肉表明破损出血,血液可随粪便排出,表现为便血;
5、息肉脱出:如果息肉过大且靠近肛门,排便用力时可能同时将息肉脱出肛门外;
肠息肉切除,多久复查一次?
重庆仁同肛肠医院提醒:肠息肉切除后需要定期复查。
① 直肠、乙状结肠增生性小息肉(长径<10mm),术后2~3年随访;
② 1~2个小管状腺瘤(长径<10mm),术后1~3年进行随访;
③ 3~10个小管状腺瘤,术后1~2年进行随访;
④ 超过10个小管状腺瘤,术后1年进行随访;
⑤ 任何一个腺瘤的长径≥10mm、病理提示绒毛状腺瘤或者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,术后1~2年进行随访;
⑥ 长径<10mm且无上皮内瘤变的无蒂锯齿状息肉,术后2~3年随访,长径≥10mm或伴有上皮内瘤变的无蒂锯齿状息肉或传统锯齿状息肉,术后1~2年进行随访;
⑦ 锯齿状息肉综合征术后1年进行随访。若首次结肠镜检查质量较低,可适当缩短随访间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