息肉是隐藏的高手,肠道只要长息肉,被称为肠息肉,那什么叫降结肠息肉?
什么叫降结肠息肉?
人体大肠包括升结肠、横结肠、降结肠、乙状结肠四部分,一般息肉长在什么部位,其名字就叫什么结肠息肉,因此长在降结肠上的息肉就叫降结肠息肉,对应的体表位置在人体的左下腹。
降结肠息肉一般是由于结肠慢性炎症长时间刺激肠道黏膜,或遗传因素等引起的部分黏膜肿胀,长出一部分多余的赘生物,就是息肉。
降结肠息肉在医学上可以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;
如果发现有降结肠息肉,应根据息肉大小、形态、黏膜表面是否粗糙方面,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病理检查或手术切除。
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确诊了降结肠息肉,建议其余家人也要定期体检,预防降结肠息肉恶变。
重庆仁同肛肠医院提醒:降结肠息肉应该做到早发现,早治疗。
降结肠息肉的症状及危害?
降结肠息肉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,很多人在做肠镜时发现患病,降结肠息肉的症状及危害与息肉的大小有关。
1、息肉较小:
如果降结肠息肉比较小,在1厘米以内,患者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症状,通常是在进行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的,通常也不会引起不适症状,对人体不会造成明显的危害;
2、息肉较大:
如果降结肠息肉比较大,超过1厘米,甚至更大时,可能会出现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胀、腹泻等症状;若息肉表面血管丰富,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,表现为黑便;若降结肠息肉较大堵塞肠腔,还可能会引起肠梗阻,出现停止排便、排气等症状。
治疗时可观察息肉表面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,若出血不严重,可在内镜下进行降结肠息肉的切除,如果消化道出血较为严重,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