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肠息肉是结肠的黏膜面突出向肠腔的一种新生物,较为常见。
结肠息肉按照病理类型的不同,可以分为管状腺瘤、绒毛状腺瘤、锯齿状腺瘤、炎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等。
结肠息肉有哪些症状?
1、腹痛,可以表现为腹部胀痛、隐痛、刺痛;
2、便血,可以是间断性黏液血便、鲜血便,甚至感染,可以出现脓血便;
3、直肠息肉出现脱垂,直肠指诊可以检查到肛门口有包块突出;
为什么结肠会长息肉?
1、遗传因素。研究证实好多种疾病的发生跟遗传、基因都有一定的关系,肠息肉也是这样。
2、炎症性肠病。一些溃疡性结肠炎、克罗恩病患者很容易合并有结肠息肉。
3、饮食、生活习惯。比如高脂、低维生素饮食和长期抽烟都容易产生结肠息肉。
4、长期的腹泻或便秘。从而刺激肠黏膜,使肠黏膜产生炎症,从而导致息肉的发生。
5、感染。一些腺瘤性的发生,跟肠道的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关系。
6、胚胎发育异常。一些幼年性息肉,一般都是先天胚胎发育异常所导致。
7、年龄因素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结肠息肉的发生率也相对的增高。
结肠息肉如何治疗?
结肠息肉的治疗其实很简单,90%的结肠息肉可以通过内镜切除。
如果小于1cm的息肉,通过内镜下的钳除,热活检钳,可以直接钳除掉。
如果是1-2cm的息肉,可以在内镜下做内镜下黏膜切除,进行完整的切除。
如果大于2cm的息肉,可以用内镜下黏膜下切除的技术切除。直肠里边大的、早期的息肉,可以经肛门微创手术去进行切除。
如果大于3cm的息肉,特别是3cm以上扁平息肉,在内镜下切除有困难的时候,可以考虑在腹腔镜下面进行长段的切除。
注意:结肠息肉发生了癌变,只要不侵犯到黏膜下层,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%以上,也就是说早期息肉或者早期癌,是可以进行治愈的。
预防结肠息肉多吃粗粮和蔬果?
结肠息肉作为一种消化系统病变,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。30多岁就得大肠癌的年轻人增多,主要是由于现代人习惯于“二高一低”即高脂肪、高蛋白、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,并且运动少。
经过腌、熏等加工的食品也是当今人们餐桌上的“常客”,这类食物往往含有一定的致癌成分。
饮食清淡,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、新鲜蔬菜和水果,少吃肉类、海鲜、煎炸熏烤以及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,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,还要戒烟限酒等,有助于预防结肠息肉的产生。
重庆仁同肛肠医院提醒:已发现结肠息肉的患者,定期做例行检查,也是发现息肉癌变的重要措施。